首页 |  山东要闻 |  新闻调查 |  乡村振兴 |  国内国际 |  医疗保健 |  房产装饰 |  新闻时评 |  社会民生 |  教育培训 |  消费维权  

朱宣军:勇立潮头铸辉煌 打造兴鲁强企业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鲁中频道        发布时间:2014/1/29 15:03:54


    提起淄博市兴鲁化工有限公司,在同行业小有名气,外界评论:一为诚信,二为执着。公司创建于1994年,至今已走过十五年的历程。公司一贯秉承“创新、 诚信、共赢、发展”的宗旨,追求“发掘市场、赢得客户、打造优势、铸就品牌”的经营理念,遵循 “贸、工、科”一体化战略。从创建之初的作坊式经营,到现在初具规模的民营强企;从三十万元的创业资金、八十万元营业额,到现在三亿多元资产、十几亿元的营业额,兴鲁公司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广大职工干部的心血,也归功于公司有一个出色的当家人——总经理朱宣军。他今年37岁,出生于七十年代,用现在一句话来说属于创业第二代,兴鲁公司是个年轻的企业。十六年来,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勤奋付出,继承着老一辈优良传统,带领兴鲁人走出了一条既快速又波折,既艰辛又快乐的发展之路。

    事业起步得益于创新性的经营模式

    对企业来说,要想勇立潮头而不败,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改进提升,二是创新突破。改进提升是怎样把已有业务做好做强,而创新突破是怎样把企业做到更好更强。这是兴鲁的发展定律,也是朱宣军和他的团队始终遵循的行动准则。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中国民营企业萌动时期,兴鲁公司正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公司成立之初以经营化工原料为主业,那个时候像这样的贸易公司在淄博还是比较多的。怎样做得更好,兴鲁公司确定了自己的风格,那就是为广大的民营化工企业服务,为他们提供品种配套、价格优惠、及时快速的原料供应。其宗旨就是让用户到兴鲁公司可以买到生产所需的所有原料,价格能享受到大用户的优惠,而且随到随买,财务、装卸24小时服务。这对于那时处于相对弱势的民营化工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三年的时间,公司的年营业额迅速从80万提高到5000万。此时,竞争对手开始模仿,单纯的配套式、仓储式、24小时服务已经不能成为兴鲁的独有特色。兴鲁公司又开始了新的探索,那就是铺设经营网络。在朱宣军的带领下,公司的营销班子北上南下,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在烟台、北京、上海、苏州、郑州设立了子公司,这样兴鲁公司的资源得到了更好的整合和优化。随着各网点的建立,客户数量猛增,销售数量迅速扩大,货源供应更加丰富,货物通过网点调配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这一切极大提高了公司的竞争优势,通过把这些优势转化成惠及用户的服务,兴鲁更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销售额迅速由一亿元、两亿、五亿到七亿元节节攀高。

    二次创业更需要创新突破的精神

    在贸易初尝胜果后,兴鲁公司又确定了长远的战略规划,那就是走“贸、工、科一体”之路。随着资金、人才、信息的积淀,初步具备了建立工业项目的条件, 2004年,公司的第一个项目过硫酸盐上马并当年投产;同年,丙烯酸丁酯项目投产;2005年丙烯酸项目投产;2006年医药中间体项目投产。其中有的项目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投资的良好回报,公司实现了工贸一体的战略举措。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挫折,比如有的项目在市场调研时效益很好,但等到投产时市场却发生了变化,利润一落千丈,销售形势也不好,此时兴鲁公司遇到了发展中的阵痛,有人说这条路走不通,应该停止脚步回到最初的单纯做贸易。经过苦苦的思索,总经理朱宣军决定认准的路要坚决走下去,并提出了“以贸养工,克服困难,主动作为”的号召。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开始与科研院所主动联系,请教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终于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之后,他制定出了适合兴鲁工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做精细化工、打造产业链”成为兴鲁公司更明确更科学的发展定位。2009年的丙烯酸项目的技改和扩产,使公司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丙烯醛生产厂家。丙烯酸丁酯装置利用丙烯醛作为原料改造生产农药中间体,打造出了一个产业链。随着技术改造的成功,原来低效益低回报的装置迅速发挥了效能,2009年兴鲁公司销售额超过10亿元,利税额超过3000多万元,初步实现了工贸一体、优势互补的局面。

   提升科研能力 再创事业高峰

    作为公司总经理,朱宣军深深明白,工贸一体只是刚刚成型,距离集“贸工科”一体,建造有实力的企业航母还有很大差距。在完善提升已有产品结构和经营模式的同时,公司还必须有中长期发展战略。于是他在2009年末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的“贸工科三级核心战略”。

    在他的主张和带领下兴鲁公司的第三个步伐悄然迈出。他确定了科研工作要以自我研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确定了从优化目前工艺入手,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在3年内具备自我研发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产品能力的工作目标。这一具有战略眼光的科技发展思路,加速了企业进军高新科技的战略步伐,并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7年,公司投资200余万元成立实验室,组建科研小组,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实施高科技战略,为科研人员完成科技开发、实现自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2008年成为市级科研中心,计划2010年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他先后与多家大学院校数名教授及科研单位进行沟通洽谈,并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他的带领下,科研队伍进行了丙烯酸装置技术改造,对核苷和丙烯酸丁酯车间进行技术改造,不仅延伸了产业链,也预示着公司的生产项目,开始从传统项目朝向高科技精细化工方面发展。同时,化工废气收集焚烧处理、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核苷系列衍生物的研发等一批新的科技项目相继涌现,为公司的节能、降耗、增收、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企业文化 铸发展之魂

    多年来,他始终把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当作促进企业发展的大事来抓,把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提高了职工整体素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忠厚待人,共赢做事,诚信树企”这是兴鲁文化的第一信条。要做到基业常青,光有好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模式是不够的。“诚信经营”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把诚信与发展、诚信与效益结合起来,“不欠他人一分钱,不做一次被告,不亏欠一次承诺,不违背一次合同”等等这些口号,在兴鲁公司是实实在在的真实体现。

    朱宣军经常这样说:“要让职工以厂为家,工厂必须先像个家;企业与业务伙伴要共赢,企业与职工之间也要共赢”。企业建厂以来,不断加大硬件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职工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由于公司经营的化工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危险化学品,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决定了企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把科学的安全环保管理作为头等大事。为此,兴鲁公司在岗位责任、安全操作、劳动纪律、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制度规定。严格的制度管理使职工自觉养成严明精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富而思源追求价值体现

    身为企业总经理的朱宣军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任何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社会和外部环境,我们既要做个好丈夫、好妻子、好员工,还要做一个好的社会人”。做为一名青年企业家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地方建学校,他代表公司为其捐资10万元;村庄打井他捐资13万元;5.12汶川大地震,他带头为灾区捐款13万元。他先后为5名特困学生提供助学资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为5名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为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他出资组织了“兴鲁杯”钓鱼大赛、篮球赛、书画展等活动;老人节、教师节等节日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天道酬勤,有汗水必有收获。2005年公司荣获中国化工500强企业第194位;在2005年、2006年公司连续被市政府定为“淄博市百强企业”,多年被周村区政府评为“二十强企业”。做为总经理的朱宣军也多次获得了“优秀青年企业家”等光荣称号。2008年获“振兴淄博劳动奖状”。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以创新打造优势,以诚信奠定发展基石,用企业文化凝聚强大动力,同时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治企方针。

    忆往昔开拓岁月,苦乐参半;看今朝成绩斐然,戒骄戒躁;展未来前景无限,踌躇满志。“这个社会对我们是如此的恩赐,这个时代充满如此多的机遇,作为新时代的幸运者我们怎能枉度此生!”这是朱宣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坚信,做为年轻一代的企业家,朱宣军必将带领着发展中的兴鲁公司,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朱宣军

    简介:

    朱宣军,男,山东周村人,大学文化程度,民盟会员,现任淄博兴鲁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淄博市第十届政协委员、淄博市总商会副会长、周村区工商联副主席。先后获得“振兴淄博”劳动奖章获得者、“淄博市创业新秀”、淄博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宏信杯”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1月被授予“淄博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常青

   
 
 
Baidu

 

 

新闻热线:15801525287 新闻在线QQ:1514712365 投稿邮箱:zbcbnn@126.com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联系方式 | 申请连接

频道运营:鲁讯网        法律顾问:付思刚

鲁ICP备15012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