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要闻 |  新闻调查 |  乡村振兴 |  国内国际 |  医疗保健 |  房产装饰 |  新闻时评 |  社会民生 |  教育培训 |  消费维权  

手写通知书: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

来源:鲁讯网        发布时间:2017/8/4 10:23:06


随着暑假生活的不断推进,参加高考的同学近期也都陆续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最近,陕西师范大学用毛笔书写的录取通知书传遍朋友圈,得到各媒体的广泛关注。让同学们在得到录取通知书的兴奋之余,又一次感受到了书法文化的魅力,重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

据了解,陕西师大是全国唯一一所用毛笔手写通知书的高校。每年大约要20多位老教师将用一周时间,写完4500份录取通知书。用毛笔为新生书写录取通知书一直是陕西师大的传统,而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来自中国书协、陕西书协及学校书法研究院的书法家们也参加了今年录取通知书的书写工作,而这其中年龄最长者已有83岁,这份对传统文化坚守的信念的确让人为之动容。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曾表示,学校坚持手书录取通知,希望为新一届学生送上入学首礼,捎去老师们的一纸墨香,借此启发引导学生注重书法内在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学习,在收藏这份关爱的同时,领略中国书法的内在之美。

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礼物啊!这是一纸多么殷实的希冀啊!在饱含墨香的字里行间藏着老师对学生莫大的关爱,关爱的背后是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传统文化观念,重视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让传统在新一代青年身上大放光彩。

在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传统艺术,书法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标识。可见,传统的书法文化在中国的地位之高。而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已经再难有人提起笔书写一番了,致使传统的书法艺术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但是它毕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代表、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不忍心看到饱含真情的文化形式离我们而去,我们能做的只有传承,保护。让我们的书法艺术永远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所幸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高校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看到了学生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再次流传开来,这是人心所向,也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与使命。

如今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的生活未免显得有些太过浮躁。“写字”逐渐被“键盘打字”取代,“纸质书籍”也逐渐被“电子书”时代的到来所代替。毋庸置疑,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甚至也在试图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这样的改变真的都是利吗?

其实不然,现代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往往失去了对汉字应有的感情,而这份特有的感情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畏,正是这份尊重与敬畏才得以使汉字书法源远流长,而对于新一代的大学生需要学校为之创造机会去深入的了解学习书法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让师生共同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迫切需要重回大众的视野,重新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认可,教育应当在校园发展,文化应当彰显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学生的义务,大学弘扬传统文化是对学生理性的回归,更是人文主义情怀的体现。(孙圣昊)

 

责任编辑:常青

   
 
 
Baidu

 

 

新闻热线:15801525287 新闻在线QQ:1514712365 投稿邮箱:zbcbnn@126.com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联系方式 | 申请连接

频道运营:鲁讯网        法律顾问:付思刚

鲁ICP备15012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