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偿补课,公平从何而来?
来源:鲁讯网 发布时间:2017/8/4 10:25:33
当下,正值暑假的火热期。依据常理,学校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们本可以享受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但有些学校的老师就不太会享受生活。他们可能认为,只有忙碌才能充实,只有“赚钱”才叫享受生活。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中学定于7月21至8月21日对学生进行补课,将收取补课费;并于暑假期间统一购置空调,购置费和电费也由学生家长承担。据该校学生反映,他们班每人收费980元,包括补课费780元和空调费200元。该校老师回应称,所谓的“补课”是上自习课,老师义务到校组织纪律。空调购置费是由学生家长赞助。
这是一个多么高尚又可笑的回应啊!上自习式的“补课”既然是老师的义务,那还又何谈780元的“补课费”呢?而学校所谓的“空调购置费”难道真得应该由家长来承担吗?其实不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其中的“套路”,但为何有那么多家长都乐此不疲的“上套”呢?
其实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之所以宁愿被坑,岂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可见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对父母的影响是如此之大。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出人头地,可以体会到这其中爱的深意。但是,家长们切忌盲目,不要因为操之过急而后悔不已,毕竟在教育市场泛滥的当下,部分老师未免显得太过功利。
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教育市场,诸多课外培训机构为了争抢生源,唯一能拼的也最行之有效的招生手段就是“拼”师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广告词“特聘请名校一线在职教师任教”,这都是惯用的“套路”。其实培训机构根本不会出具有关证件来证明“在职教师”的真实性,因为这是违规的操作,在职教师是不允许校外有偿补课的。
对于禁止补课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早有规定。教育部今年出台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再次划出6条“红线”,包括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等。既然国家对学校、教师有偿补课的现象是早已作出明文规定的,那为什么现在的教育市场非但没有规范,反而愈发混乱了?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近年来教育市场需求旺盛。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由此滋生了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而据调查数据表明,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民办机构是非法经营的,他们并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和证件。而相比于正规的培训机构或是公立学校,非法经营的民办机构存在各种隐患,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
于此同时,在职教师利益化,成功让优秀名师“变性”。走进校园,昔日那个同学口中赞不绝口的好老师,如今已然成为某著名培训机构的“特聘讲师”了。同学们用称赞、信任换来的却是老师更多的傲慢和偏见。试问,面对挣扎在求学之路的莘莘学子,如此教育真的公平吗?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我们一路高呼的“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难道只是心血来潮时的一句口号?我们希望的不只是口号,更重要的是口号过后落到实处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部门不仅要发布“禁补令”,还要想办法落实“禁补令”。如果政府真的用实际行动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公平教育,取缔以往的“唯分数论”,营造公平、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孩子真正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让老师重拾教育的本真,回到教育的原点,最一名踏踏实实,受人尊敬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把假期还给孩子,让制度制定规则,用行动监督制度,让我们一同期待教育公平时代的真正到来!
(孙圣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