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治用保管”多举措实现生物多样性
来源:鲁讯网 发布时间:2021/5/24 8:02:00
淄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精神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治水、用水、保水、管水”思路,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保护工作,打造绿色生态淄博。
实现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关键。作为鲁中地区重要的多功能湿地湖泊生态系统,马踏湖历史上一直供沿湖群众饮用、灌溉、养殖等人称“北国水乡”。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马踏湖周边民众在湖里种藕养鸭、大面积围湖造田,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及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加上大量劣Ⅴ类工业及生活污水排入乌河、猪龙河、孝妇河3条主要入湖河流,使马踏湖不堪重负。湖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最高时到了1000毫克/升左右,是地表水五类水标准(COD含量为40毫克/升)的25倍。为保证马踏湖水源流量和质量的稳定,桓台县采用了“治、用、保”并举的系统治污策略——以治控源、以用减排、以保促净。
桓台县按照“治用管保”的治理思路,以治控源,以用减排,以保促净,以管提效,探索出一条解决流域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系统治理,如今马踏湖湖区蓄水能力达到2500万立方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现有野生动植物共98科、248种,黑翅长脚鹬、黑翅鸢、黄苇鳽、凤头麦鸡、震旦鸦雀、白头鹎、苍鹭、白鹭、凤头鸊鷉、夜鹭、斑嘴鸭等几十种珍稀鸟类,常年栖息的鸟类达20余种。进入湖区核心景区,湖边垂柳依依,波斯菊开得正盛,水葱绿意招摇,草长莺飞,碧水连天。
离开桓台,驱车来到高青县。黄河在高青县常家镇过境13.9公里,为常家镇带来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禀赋,形成了400公顷生态湿地,绿化190万平方米,建成以蓑衣樊村为核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带。拥有树木80余种2万余株,吸引了100多种鸟类栖息,号称“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也常驻于此。全镇绿化覆盖率逐年提高让“开窗天高水清,出门鸟语花香”成为“生态高青”的真实写照。
高青县还有一处鸟类天堂则为大芦湖水库,此水库于2001年建成,最大库容量3028万立方米自库区绿化面积约110万平方米,拥有各类植物80余种,吸引了近百种鸟类栖息,最常见的有白鹭、灰鹤、七彩田鸡等,到了冬季白天鹅也会时常出现在湖面上。2014年,“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控水”大芦湖水源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启动,共计放流草鱼、鲢鱼、鳙鱼、鲤鱼278.46万尾。如此不仅实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补充恢复渔业资源、而且恢复高青县大芦湖水域的鱼类种群数量,防止地方品种种源灭绝,维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今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将攻坚克难,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马踏湖湿地
马踏湖湿地
大芦湖水库上空飞翔的白鹭鸟
常家镇蓑衣樊村